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第五十八期:解码北京冬季奥运会

天津外国语大学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 百家谈 2022-12-22




本/期/主/题:码北京冬季奥运会

主持人:王铭玉


 

王铭玉

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

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主持词


一场世界瞩目的大戏——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即将谢幕,这是一届反映新时代气息、呈现中国新形象、实现华人新梦想的体育盛会,北京因世界唯一“双奥之城”而载入世界史册,中国因出色抗疫和追求和平而美誉天下,人民因“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而践约国际,为推动世界冰雪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环视冬奥,印象深刻:一是“汇在中国通向全球”,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所有元素把北京与世界融合起来,冰墩墩、雪容融笑迎五洲宾客;二是“简约并不简单”,两个活动的开闭幕式以高度“陌生化”手段展现极其热络化的民情、国情和世情,直抵人心;三是“阳春白雪洒落民间”,三亿人上冰雪,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有冰就有舞动,只要有雪就有追逐;四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尽管疫情肆虐,天下并不太平,但东道主在创造奇迹,运动员在续写历史。

本栏目邀请了六位专家就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从学术角度阐述思想,从互鉴互融角度解码奥运文化,共享中华之盛事。徐枫教授从人文内涵出发,描写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对本次冬奥会在“更快、更高、更强”基础上增添“更团结”的新格言予以了新的注解,凸显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鲜明的文化价值。冯光武教授透过北京冬奥来分析中国的表达方式,从不同维度体现中华文明之魅力,展示世界文化交融、文明互鉴的美好意向。王毅教授关注生命的存在方式与行动方式,用中国古典哲学的学理去阐释残奥选手所拥有的韧性与尊严,给北京残奥会增添了美的色彩。李淑芳教授把北京冬奥会置于传播学的视阈中来考量,透过体育盛会去深层解读中国国家形象问题,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可爱、可靠、可信、可期的大国风范。杨建荣教授和米吉超博士基于“文明互鉴·文化互融”之理念,从“求同、存异”角度来看北京冬奥会,来看中阿文化交流,充分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要旨。

让我们共同记住“北京冬奥”,用“北京符码”去映照美好的世界!



奥运精神的人文价值


徐枫

云南大学外国语言学院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结束了。在历时十多天的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国的奥林匹克冰雪运动员首次齐聚北京,相互交流,同台竞技,为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饕餮大餐,充分体现了体育运动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政治的文化魅力。奥林匹克运动已远远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成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宝贵的共同文化遗产。奥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通常认为“更快、更高、更强”即是奥林匹克精神。实际上,“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最初是觉得应以“团结、友好、和平”的口号来指导比赛。后来,他的一个朋友狄东神甫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得到顾拜旦的赞赏,认为它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伟大精神,以后便倡议将其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格言。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经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提议,在原有口号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新的人文内容,将其扩展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并使之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新格言。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定义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从中也可以看出,奥林匹克精神首先强调的是团结与进步,是对文化差异的包容和理解,其次,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人人平等,从而实现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理想。其核心理念是包容的、开放的、平和的。本次北京冬奥会,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运动员摒弃意识形态分歧,超越不同政治考量,团结合作,奋力拼搏,从而在当下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使此次冬奥会精彩绝伦,也让举办地呈现出了和谐平和的别样风景,首次完美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人文理念。

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充满了殷切的人文关怀。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只有承认差异,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可能结成友谊,团结一致地开展公平竞技,实现超越人类极限的共同理想。而在为实现共同理想的过程中,正如顾拜旦所指出的那样,“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那种为获取奖杯而视他人为敌,力图千方百计压倒对方、打败对方的做法并不可取,也是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竞技比赛中获奖的人数毕竟有限,而奥林匹克运动的顺利开展则需要众多运动员的参赛以及人们广泛的参与。因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要“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这就使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拥有了鲜明的文化价值。也正因为奥林匹克运动这种不分种族和信仰,强调团结与合作,尊重与关爱每一个人的精神文化价值,才使得它成为了当今世界上一种影响面最广、最受欢迎的独特的文化景观。

奥林匹克精神中所蕴含的和平、友谊、团结、进步、公正、平等的人文内涵不仅对于人类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乃至处理国际关系等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不也需要摒弃那种追求一家独大,唯我独尊的做法,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赢,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共同努力奋斗吗?

当今世界,新冠肺炎变异不断,仍在全球肆虐,逆全球化的浪潮来势汹汹。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人类需要寻求共同的价值观,团结协作,共同奋斗。而奥运精神无疑将为我们提供一份有价值的精神支撑与文化营养。因为,作为“生命的动力”,奥林匹克精神就像其首创者顾拜旦所赞叹的那样:

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使受难者激动不已,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北京冬奥·中国表达·文明互鉴

 冯光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随着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幕的拉开,北京正式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不仅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远动员的竞技场,更是不同文化和各种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学习借鉴的“大观园”。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一起向未来。自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互鉴的思想以来,文明互鉴已成为我国推进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理念。“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的内涵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表达。

奥林匹克精神源自古希腊文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时代,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基本宗旨是“和平、友谊、进步”,在冬季奥运会中会体现为“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四个方面。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普适性语言表达。它倡导的不仅是一个民族、国家人民的相互理解、友爱与团结,更是国家、民族之间的理解、包容、和谐与共同进步。文明互鉴是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

文明需要语言承载,思想需要语言表达,表达受文化影响。一般而言,表达有“语义上行”与“语义下行”向度,它们在不同的层面指向思想之域。具体表现为认知-理解层面和目的-价值层面。相对而言, 西方文化更多地侧重于前者, 而中国文化侧重于后者。文明互鉴理念下的思想表达应当扬弃追问的单一向度,促进二者的统一与融合,共同追问“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当成为什么?”。“是什么”是认知-理解层面,“意味着什么”侧重存在所隐含的价值意义,“应当成为什么”则进一步引导我们从有关“世界实际上是什么”的思考转向“世界应该是什么”的关切。

习近平主席的冬奥欢迎致辞便凝聚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世界应该是什么”的关切。“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话协商,努力化解分歧,消弭冲突,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异中求同是“文明互鉴”的应有之义,文明互鉴之“鉴”是一个存异的过程,其主旨是追求“和而不同”,是从对抗到交流的转变。

习近平主席还指出,“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国际社会应当‘更团结’。各国唯有团结合作,一起向未来,才能有效加以应对。”“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 文明互鉴能超越中西文明差异,构建美好的“国际大家庭”。

除语言外,北京冬奥会对文明互鉴的表达也体现图像和声音符号上,让世人耳目一新。开幕式上,24幅唯美的画面和24行诗文古谚,不仅是“二十四节气”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普及,更是对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自然万物的深厚情感的生动表达,从“雨水”滋润万物,到“立春”万物复苏,无不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世界美好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总之,北京冬奥会的中国表达从不同维度体现了中华文明之魅力,体现了与世界文化交融、文明互鉴的美好意向以及共同成就世界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



身残志坚中蕴含的生命哲学

王毅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

北京冬残奥会3月4日—13日举行,700多名选手参赛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生命的韧性与尊严,以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方式展现出来,我们看到的那种摄人心魂之美,是生命本身之美!

4日晚的开幕式上,出现了“最长的一分钟”。主火炬手、视障运动员李端,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几次尝试将火炬嵌入火炬台卡槽,都因角度不对而未完成。时间仿佛凝固……突然,一位观众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李端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看着他高举双臂欢呼,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竭尽全力,让生命的坚韧与潜力在特定一刻爆发、释放!

不幸却也无奈,因疾病和事故而导致的生命残疾,会永远伴随人类。几乎每个残奥选手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命及其亲近圈子的命运诅咒与痛惜,令人泫然;然而,生命的韧性与尊严,却在人类这种永恒的遗憾和痛苦中呈现出高光时刻,令人振奋。

毋庸讳言,较之残奥会,战争更容易成为大众话题;但是,残奥会之所以超越战争,就在于它本质上展现生命的坚韧、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不可摧毁。

残奥会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需要高难度、高技巧、出类拔萃,以其令人惊叹的运动成就赢得广大观众及带来的商业市场,所以残奥会选手是残疾人中在运动能力和运动意志上最出色、最坚强的那群人。然而,深一层思考,作为残疾人群体的突出代表,他们体现着残疾人的生命哲学,耀眼的亮光时刻背后,是对生命本质、生命真谛的透彻领悟。残疾人运动员完全不是我们悲天悯人的对象,较之常人,他/她们其实更乐观、更自信、更自然。记者采访时,他们共同的心声是:“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行;我们不需要怜悯和同情,只需要平等和尊重。”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生命的尊严和完整不是外在恩赐,而是个体生命践行中的领悟、把握、发掘和重建。孔子突出人的生命有其内在价值,孟子强调“舍生取义”,在他看来,这正是生命的尊严所在。《战国策》中言:“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物理意义上的“夭伤”,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心灵和精神上如何终其天年。在儒家看来,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彰显意义的过程。“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荀子·礼论》)坦然接受生命所遭遇的一切,迎面包容、坦诚以待,它们就转化为生命的历练和精神财富。

1944年,德国医生路德维格·古特曼创办了一个脊髓损伤康复中心。为了让在战争中残疾的士兵们能够尽快复原,回归社会,他大力提倡“运动疗法”,并在1948年奥运会开幕的当天,举办了一场“射箭大会”,来自2个国家130选手参加了射箭比赛,这就成为了残奥会的雏形。将近80年过去了,在残疾人运动员的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在他/她们的拼搏冲刺中,我们看到的是身残志坚中一种生命哲学的行动方式。



北京冬奥会传播的中国国家形象

深层解读

 李淑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新媒体与国际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所谓形象,通常是指人们在认知某一客观对象时所形成的看法、观念以及印象。而国家形象则是指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对特定国家的总体评价和认定。

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人民及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是国家主体意志和民族精神的彰显。管文虎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影响社会舆论,对内形成国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外则展示一个独具特色的、和谐稳定的国家印象,凸显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的国家活动,是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认同度的重要窗口,也是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契机。通过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中国努力向全世界呈现出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诚实可信,大国担当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冠疫情的严重打击和摧残,人们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受到深刻影响,周围充满了紧张危险的不确定性。2020年东京奥运会几经周折,最终推迟一年举行。人们忧虑北京冬奥会能否如期举行。

当此之际,为确保2022年2月4日第24届北京冬奥会顺利开幕,中国政府和人民显示出无比坚定的信念和顽强意志,举国上下无论是在场馆建设和诸多赛事准备方面,还是在攻坚克难齐心抗疫方面,都竭尽全力做到最好,确保向世界呈现一台盛况空前、完美无瑕的奥运会,展现出中国人民言必行、行必果的卓越品质和大国担当的国际形象,显示出疫情阴霾之下一道鲜丽亮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给世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二、和平友好,积极向上

奥运会传承千年,其肇始初衷就是用和平竞赛的方式去消弭战争的杀戮,珍视生命。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北京冬奥会激情迸发,礼赞人类生命的奋发向上精神和无限可能性,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有力带动了中国冰雪运动、冰雪经济甚至冰雪文化勃然兴起。从南到北,北京冬奥会有力地显示了全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无限向往以及奋发向上的积极热诚。

在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全球卷入乃至世界面临第三次世界大战危险的紧急关头,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高举北京冬奥会的旗帜,秉持奥运会的宗旨原则,践行“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以及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带领教育青年,努力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彰显了当今中国大格局、大气度、大胸怀的国家形象。

三、真诚相待,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呼吁世界人民彼此真诚相待和平友爱,一起面向未来。这一主题反映了当前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人民期待美好生活的共同诉求,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世界和平与进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以及敞开胸怀拥抱全世界的博大胸襟。

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一个爱好和平积极阳光、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让我们同唱一首歌:我爱你,中国!



文明互鉴·文化互融:

从北京冬奥会看中阿文化交流

 杨建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米吉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博士,国际阿拉伯语联合会(ALIC)成员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全球疫情肆虐的逆境之下顺利举行,中国克服重重困难为来自世界91个国家及地区的参赛代表团提供了场地、设施、疫情防控方面的周到服务,不仅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号召力和举办国际赛事的综合实力,而且在总体策划、细节部署的方方面面都持续地向世界传递着文明互鉴、文化互融、和平共存的正能量,是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与跨文化传播。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本次北京冬奥会秉承“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以及尊重、包容、和平的文化内核,切实地促进了国际范围的文化理解,尤其是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互融。

求同——阿拉伯国家克服困难与地理环境限制的国际参与热情。阿拉伯国家对本次冬奥会高度重视,沙特、阿联酋、埃及、卡塔尔等四个最有分量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在国际疫情严峻之下,仍亲自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对参与国际体育文化盛事的殷切期望。阿拉伯国家常年干旱、炎热,终年无雪,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冰雪运动缺乏群众基础,但为了参加这次冬奥会,阿拉伯国家斥资建设室内冰上运动场馆开展冰雪运动,打破了地理环境所带来的限制,将“沙漠”与“冰雪”连接到一起。阿拉伯国家付出的种种努力体现了文化互融中的“求同”维度,是多样文明共存、平等对话的基础。

存异——基于文化尊重与包容,理解差异,和而不同。北京冬奥会首次允许阿拉伯女运动员在花样滑冰项目中佩戴头巾(国际滑联此前修改了规则),这一突破体现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对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法中的“羞体”观的尊重以及对阿拉伯女性运动员的包容与接纳。此外,本次冬奥会为来自黎巴嫩、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5个阿拉伯国家的运动员准备了清真餐,凸显了对阿拉伯国家伊斯兰饮食文化的尊重。北京冬奥会以实际行动倡导公正对待和理解文化差异,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世界性、独立性及人文性。


沙特阿拉伯女运动员扎赫拉-拉里


“文明互鉴的‘鉴’是一个存异的过程,其主旨是追求‘和而不同’”(王铭玉,2020)。北京冬奥会中粲然绽放的阿拉伯文化之花,无疑是中阿文化互融的结晶。自古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一直维持着历久弥坚的纽带。唐宋元时期,大量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入,当时的皇帝专门在穆斯林聚集区设立“番坊”,并兴建清真寺(如广州的怀圣寺等);而今,西安咸阳机场设置的伊斯兰教礼拜室、广州白云机场开设的清真餐厅等,这些对国内外穆斯林群体的人文关怀,无不体现了中国基于文化理解与尊重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包容与悦纳。

本次北京冬奥会以“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势向世界展示中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等重要理念,切实地推动了多样性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也势必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放式沟通的另一重要里程碑。


排版:孙昱峰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2-05期, 总第58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首期开篇:专家与您共话文明之传播

第二期:话语之互动

第三期:“后疫情时代”国际关系研判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

第五期:文化之外译

第六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第七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推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

第八期:新全球化与文化传播

第九期:“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判

第十期:文明传播与互鉴

第十一期:新文科,新变革

第十二期:文章翻译学

第十三期:文明互鉴中的文化自信

第十四期:日本国家战略定位与中日关系走势

第十五期:符号学王国

第十六期:政治文献的外宣翻译

第十七期:丝路文化与东方文学的交流互鉴

第十八期: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与全球治理

第十九期:时代呼唤翻译哲学

第二十期:翻译与文化交流

第二十一期:互动·多元——跨世纪学术研究的主题思维

第二十二期:法律翻译

第二十三期:中俄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聚合性”意识

第二十四期:中央文献英译研究需要理论创新

第二十五期:中俄文学交流

第二十六期:政治文献翻译与政治话语的再创造

第二十七期:文明互鉴语境下的中国语言学研究

第二十八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

第二十九期:时代重任与多元外语人才的创新培养

第三十期:中央文献外译天外师生谈

第三十一期:体认语言学学科建设及相关话题研究

第三十二期:研究问题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三十三期:功能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

第三十四期:语言与政治

第三十五期:翻译地理学

第三十六期:儒学应在译论建构中发挥作用

第三十七期:应急语言服务

第三十八期:语用翻译学

第三十九期: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四十期:林语堂研究

第四十一期:语言、思维与文化

第四十二期:作为“他者”的中国问题

四十三期:高校应急语言服务多家谈

第四十四期:艾柯·符号·跨学科

第四十五期:语用修辞学

第四十六期: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研究(一)

四十七期: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研究(二)

四十八期:汉语古诗英译研究

第四十九期:符号、文学与认知

第五十期纪念期: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

第五十一期:符号、文学与认知

第五十二期:网络模因的多维审视

第五十三期:中亚文化的交流、借鉴与发展

第五十四期:网络语言中的问题

第五十五期:符号学与语言学研究

第五十六期:空符号研究

第五十七期:法国符号学探索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上线啦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投稿须知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专栏参考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